你好,歡迎來到純粹文案,這裡是林育聖分享關於文案撰寫、心得、觀念與實務經驗,文案領域為創作範疇,所有成果都來自於個人經歷與數據,一定會有例外與無法窮盡的可能,因此請自行參酌閱讀,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。
最近常有學員問了與 AI 協作產出的先後順序,這問題沒什麼固定答案,不過還是可以從這兩種不同思路,瞭解不同工作任務與工作流的差別。
本文目錄索引:
正文開始
要回答這題,一樣不能跳脫以終為始的本質,也就是你終點是什麼,覺得你怎麼做比較好。
先確認這件事,我們再說 AI 寫作與潤飾的差別。
這種做法,很可能的原因與終點有以下五種:
1. 你的風格強烈。
2. 你的點子獨特。
3. 這些內容的精準度要求高。
4. 你的寫作慾無可抵擋。
5. 你不想留下 AI 痕跡。
以上包含了實際要求與內心的覺察,就不特別區分。
也就是你為主,AI 為輔。
這種協作,通常 AI 潤飾只是在抓錯字、調整架構或幫忙想出個標題或結尾總結等級的處理而已。
如果原本就有在寫作的人,應該有 8 成都是屬於這類使用方式。
也常常苦惱於 AI 產出物品質的低落,為其錯誤感到不解。
並感嘆 AI 果然還是無法取代人類創作。
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四種:
1. 已有清楚例行架構的內容,如每日報告、常態文章。
2. 擁有許多過往參考資料的內容,如閱讀心得、會議記錄。
3. 要求不高的制式內容,如公告、系統回覆。
4. 交差用填字數的內容,如檢討報告、工作日誌。
對於這類內容,潤飾可能只是自己調整一下資訊內容、或是把一些太明顯的 AI 痕跡改掉而已。
( 可參考上篇:如何修改與潤飾 AI 產出的內容 )
基本上這類內容,都屬於工作、文書產出居多,也就是非創作品類型的,較多人就會選擇「 先使用 AI 產出,再自己調整一下」
也就是把 AI 產出為主,自己調整為輔。
然後開心的使用只花不到 5 分鐘產出的結果交差,剩下的時間拿來找回自己的靈魂。
這兩者最大的差別,看起來好像是內容品質的差別,但實際上是你工作流的設計。
對我來說,不論最終產物是什麼,我都習慣要先有個框架或初稿,我再來大改或小改。
過去可能是自己隨筆寫下來的初稿段落,現在則是先與 AI 討論與產出這份初稿。
我的過程是:
1. 先將資訊條例,請 AI 給我可能受眾或切角。
2. 將我想到的受眾與切角,提供給他,再寫出多版本。
3. 挑選較適合的版本,再修正更精細,或自己重新寫過。
4. 請 AI 潤飾與改錯字。
5. 自己再看過最後一遍,再微調一些語氣口吻。
這過程沒什麼神秘魔法,都是校稿來回的過程而已。
只是討論的對象變成是 AI 而已。
如果你是個常常沒有想法的人,那先請 AI 產出,自己再改。
如果你是自己一堆想法,但沒辦法完善的,那就自己寫個大概,再請 AI 完整就好。
對自我的認識,永遠是協作的首要條件,不論是 AI 還是外包還是員工。
最後說到 AI 指令了,兩個會有不同的指令思路。
A:讓 AI 寫,你再改的話,會持續強化指令的精準度、架構與完整性,會需要精確的關鍵字、風格字與細節要求。
然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架構。
雷蒙曾說過 TRIRO 提問法
還有我上課的文案架構 ACT 公式等。
每個架構都有意義,也有用,只是看合不合你使用而已,歡迎你分享常用的架構。
B:自己先寫的話,你與 AI 協作就不在意一開始的指令,而是整個追問的模式。
通常用自然語言對話而已,然後一步步或修改。
例如幫我整理這一篇重點、幫我把這篇分成三段、把這裡面內容加入 OO 關鍵字後重新完成等。
這裡面重視的不是指令精準度,而是目標完整性。
這篇比較散語一點,主要是想釐清 AI 協作的先後順序。
這問題就跟你先穿衣服再穿褲子,還是穿褲子再穿衣服一樣,表面上屬於個人生活習慣。
但背後透露出來的問題,可能是:你房間有誰?
所以審視自己的協作習慣,背後藏著的問題,會是什麼呢?
2024.07 林育聖
想了解更多如何運用 AI 幫助自己寫文案,歡迎報名線下課程。
我們將從文案的基本觀念告訴你,運用 AI 幫助你寫出有溫度文案,提升 AI 寫文案的效率與品質。
繼續看其他章節內容:給文案小白的第一課:1.什麼是文案?
如果想直接上點完整的課,你可以看看這些選擇。 | ||
---|---|---|
課程名稱與連結 | 課程說明 | 課程難度 |
受眾溝通與表達:行銷必學文案課 | 講文案基礎觀念與心法,適合行銷初學者觀看,瞭解整體架構以便運用。 | ☆ ☆ |
專業撰寫技術:寫出你想要的文案效果 | 講撰寫技術與方法,屬於單一技法解析,適合有撰寫經驗的人觀看,增進特定技術。 | ☆ ☆ ☆ ☆ |
銷售文案:寫出產品熱賣轉換率 | 講銷售文案的結構與方法,屬於單一目的教學,適合需要賣產品,有做電商的人觀看學習。 | ☆ ☆ ☆ |